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作为数学教师, 在全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大形势下, 只有向教改要效率, 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 尝试着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进而感受生活数学之美。。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按照教学规律, 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课堂教学中, 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 还"备"学生, 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 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教学过程精致
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 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 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 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 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当今中考命题的命题指导原则是, 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 确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这就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 为此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 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 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 使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方向倾斜
数学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 针对近年来题中出现大量联系实际的试题, 联系实际日益成为考试题内容改革的一个明显发展方向, 教师, 已开始加强知识实际应用的教学, 使教学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2009年3月19日和20日, 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到清远市参加由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09年广东省第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大会"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 观摩了来自广东省韶关、珠海、梅州、清远等11个地级市的小学数学优质课, 听了专家的点评, 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话题, 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 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 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 目的明确, 为教学服务。例如:深圳市石岩公学小学部的张永华老师上一年级《左右》, 张老师在课件里呈现卡丁车游戏, 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 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张老师从卡丁车游戏, 激发兴趣——联系自身, 体验左右——游戏操作, 探索新知——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
绕着教学目标, 非常具体, 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 是张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 能够分辨左右之后, 还编排了"左右操", 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张老师还在课件出示上下楼梯、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动画, 体会生活中左右的相对性,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意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 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 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 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 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 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 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 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 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张老师提出疑问, 设置悬念, 启迪他们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 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 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 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 在教《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的张春娜老师, 就是抓住了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 创设 "羊羊们喜欢哪些球类运动? "的问题情境。设疑导思, 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 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 从"羊羊们喜欢哪些球类运动? "——&qu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