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来源:不详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1 07:12 点击:次
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尤其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择业心态是指职校学生在择业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这种形势下,职校生的心态十分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
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学生前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衡量一个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分析和把握中职学生的择业心态,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中职生源较差、就业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中职学生择业心态对每一个职业学校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除了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外,对择业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生择业心态新特点
1、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
成就动机是指想要做好事情的动力,它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抱负高低有关,它对个体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职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择业中,中职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比较强烈,有着希望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愿望。他们愿意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有着较高的抱负。在对“中职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的看法中,43.9%的毕业生认为“利大于弊”,35.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18.7%的学生认为“弊大于利”,这充分反映了大部分中职学生能接受从生产第一线干起的观点。对“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幸福在于享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人生观,有74.8%的学生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职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有着强烈的报国之志。
然而,他们在“就业地区”、“求职方向”等现实问题上的选择却与他们的远大抱负相差甚远。在“就业地区”问题上,49%的人选择“沿海城市”,24%的人选择“省会城市”,20%的人选择“父母所在地”,而选择“边远地区”的仅占3%。对于“求职方向”问题,选择大型国有(外资)企业、中型国有(外资)企业、小型民营(乡镇)企业、个体、服务行业比例分别是61%、22%、8%、5%和4%。选择前两种就业部门的占83%,而选择后三种就业部门的仅占17%,说明中职学生真正愿意从基层干起的并不多。在现实中他们绕过自己的高抱负,急于求成。他们的成就动机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心理上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冲突。
2、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
期望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是有实现可能性的意向。现代中职学生的心理期望值从入校开始就很高。这种高期望值历经三年更加高涨。他们的择业心理期望值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在“择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中,48%的人认为是“经济收入”,20%的人认为是“发挥特长”,18.5%的人认为是“单位发展”,9.1%的人认为是“权利高低”,持其他看法的低于5%。这个问题和就业地区、求职方向的调查,反映了中职学生希望在环境好、条件好、效益好,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单位就业,表明了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但是,同时他们又缺乏信心和竞争力。问及“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问卷49.7%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在对“择业实力的评价”中,46.3%的人认为“实力平平,缺乏竞争优势”。23.7%的人认为“自我竞争不足,缺乏竞争力”,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共占70%,只有26.6%的人认为“竞争实力雄厚,适应性强”。对“择业情绪的自我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被动(42.7%)、“充满自信”(28.2%)、“情绪低沉”(14.4%)、“亢奋”(13.1%),“充满自信”所占的比例较小。这几个调查反映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实力缺乏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的竞争能力不足。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安怡舒适的生活使相当一部分中职生滋生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态。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冲突就越大。高期望值致使中职学生冲突厉害,加之他们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加剧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冲突。这种理想自我定位与现实自我的对抗使他们产生焦虑与不安,是他们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3、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价值目标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价值所表达的是人们最高的社会需要和价值目标,它表现出人们主观能动地对人生的追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就业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了,中职学生在择业时也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需要的岗位去。在“择业第一标准”中,选择“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占61.4%,选择“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占24.7%,选择“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求”和“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分别占6.2%和6.1%,反映出中职学生在择业上十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尤其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择业心态是指职校学生在择业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这种形势下,职校生的心态十分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
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学生前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衡量一个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分析和把握中职学生的择业心态,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中职生源较差、就业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中职学生择业心态对每一个职业学校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除了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外,对择业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生择业心态新特点
1、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
成就动机是指想要做好事情的动力,它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抱负高低有关,它对个体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职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择业中,中职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比较强烈,有着希望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愿望。他们愿意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有着较高的抱负。在对“中职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的看法中,43.9%的毕业生认为“利大于弊”,35.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18.7%的学生认为“弊大于利”,这充分反映了大部分中职学生能接受从生产第一线干起的观点。对“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幸福在于享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人生观,有74.8%的学生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职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有着强烈的报国之志。
然而,他们在“就业地区”、“求职方向”等现实问题上的选择却与他们的远大抱负相差甚远。在“就业地区”问题上,49%的人选择“沿海城市”,24%的人选择“省会城市”,20%的人选择“父母所在地”,而选择“边远地区”的仅占3%。对于“求职方向”问题,选择大型国有(外资)企业、中型国有(外资)企业、小型民营(乡镇)企业、个体、服务行业比例分别是61%、22%、8%、5%和4%。选择前两种就业部门的占83%,而选择后三种就业部门的仅占17%,说明中职学生真正愿意从基层干起的并不多。在现实中他们绕过自己的高抱负,急于求成。他们的成就动机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心理上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冲突。
2、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
期望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是有实现可能性的意向。现代中职学生的心理期望值从入校开始就很高。这种高期望值历经三年更加高涨。他们的择业心理期望值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在“择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中,48%的人认为是“经济收入”,20%的人认为是“发挥特长”,18.5%的人认为是“单位发展”,9.1%的人认为是“权利高低”,持其他看法的低于5%。这个问题和就业地区、求职方向的调查,反映了中职学生希望在环境好、条件好、效益好,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单位就业,表明了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但是,同时他们又缺乏信心和竞争力。问及“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问卷49.7%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在对“择业实力的评价”中,46.3%的人认为“实力平平,缺乏竞争优势”。23.7%的人认为“自我竞争不足,缺乏竞争力”,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共占70%,只有26.6%的人认为“竞争实力雄厚,适应性强”。对“择业情绪的自我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被动(42.7%)、“充满自信”(28.2%)、“情绪低沉”(14.4%)、“亢奋”(13.1%),“充满自信”所占的比例较小。这几个调查反映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实力缺乏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的竞争能力不足。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安怡舒适的生活使相当一部分中职生滋生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态。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冲突就越大。高期望值致使中职学生冲突厉害,加之他们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加剧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冲突。这种理想自我定位与现实自我的对抗使他们产生焦虑与不安,是他们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3、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价值目标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价值所表达的是人们最高的社会需要和价值目标,它表现出人们主观能动地对人生的追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就业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了,中职学生在择业时也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需要的岗位去。在“择业第一标准”中,选择“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占61.4%,选择“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占24.7%,选择“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求”和“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分别占6.2%和6.1%,反映出中职学生在择业上十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