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艺术硕士(MFA)考试复习规划
(一)考试要求、学科特点
MPA属职业教育背景,它的职业指向非常明确,就是针对职业要求,培养职业领域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专业学位教育的对象来说,都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明确了自身今后的职业发展领域,从而选择攻读相应的专业学位。学习方式以在职学习为主,在培养过程中,需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因此MFA课程的设置要突出MFA学位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MFA培养方案。
MFA考试的科目为:"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属于全国联考。其考试内容包括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和英文试题。整张试卷的满分为150分,其中英语占30﹪。艺术学基础知识则又可分为选择题和论述题,其所包含的八部分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较为均衡,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面面俱到,不可遗漏。考试时间为十月中下旬,目前可以借鉴的学习资料主要以考试大纲为主,考生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大纲所列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考试内容一般不会超出大纲所列范围,所以每位考生人手一册考试大纲是必须的。
任何考试都是围绕大纲开展的,MFA也不例外,因此只要把大纲所列的知识点都掌握好、熟烂于心,考出好成绩自然是理所应当的。然而背诵考试大纲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对于本科阶段没有接触过本学科的考生来说,难度更加大,而在职学习的考生最缺少的恰恰是时间,因此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是每位在职考生面临的一大问题。每年MFA的大纲都会在5月份左右出来,这就意味着从5月份开始就要进行有针对性学习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首先要整体规划一下自己的学习时间,制定出一个较为详细的复习计划,这样有利于今后复习任务的展开和执行,一般情况下,能够踏踏实实地进行三轮的学习基本上就可以了。
第一轮主要是了解大纲,梳理知识点,掌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结构和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在大纲出来以后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这一任务,这一过程主要是"入门";对于MFA考试内容和范围的了解有利于我们下一步学习的展开和顺利进行。MFA入学考试着重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即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占试卷较大比例的艺术学基础知识就应该是复习的重点。此部分内容一般牵涉到对八大部分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基本原理的理解,发展过程的考察,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以及经典的作品等等。具体而言,选择填空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门类的基本特性、重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熟悉程度。论述题则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史和艺术学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创作规律以及创作方法论的掌握程度。这部分内容庞多而纷杂, 因此,我们要对大纲中所列的知识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尽量做到全面的掌握,不遗漏、不忽视。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大纲,对重要知识点作出标记,以便为第二轮复习打好基础。第一轮的复习最为基础,也最为枯燥,需要静下心来,耐住性子,肯坐冷板凳,一字一句的认真研读。此外,还有三篇英语阅读理解。这三篇短文主要考察学生的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等,对此,考生可以通过对大纲和样题的理解,依据相关教材、书籍拓展知识。通过学习大纲,了解各个部分要考察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复习,省去了不少的无用功,因此仔细研读大纲是很必要的。
第二轮的复习可以从6月到8月,用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知识点的强化和记忆。这一过程很重要,是深化记忆、加深理解的过程,而且关乎最终分数的高低,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偷懒。第一轮的复习的全面覆盖式的,第二轮的复习则应该是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所列出的重点,通过在网上搜集资料,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更深一步的整理、归纳、分析、比较,已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此外,要适当的做一些练习题。通过做练习查漏补缺,以发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每一道题。若自己做对了,则要牢固掌握这个知识点;若做错了,则要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是粗心,还是对概念掌握不牢,抑或是对原理理解不透彻。对这些做错的题,还应该准备一个错题本(也可将比较经典的或是有代表性的题放入其中),以时时观摩,细细研究。每做一次练习,都要有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