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要重视“写作交际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交际包括口语交际和写作交际,人依靠语言这个工具通过口语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为了影响他人,从而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因此口语交际和写作交际的言语行为产生之前,都要有一定的交际意识,以明确交际对象,弄清交际的目的。交际意识对口语交际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故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写作交际意识。长期以来,中小学写作教学都重视传授写作知识和训练写作技能,却忽视了“写作交际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作文交际功能的发挥,因此,本文试图从语文课程目标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以求教方家同仁,希望引起讨论。
所谓“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往来接触,写作作为基本的交际手段之一,它不只是学生个人的私语,它的存在价值还在于达到交际目的,实现“人与人之间往来接触”的交际功能。要想使写作交际能顺利进行,“作者在开始写作的时候应该考虑读者的问题,并且需要考虑围绕读者的需要合理地计划写作过程”①。这种作者明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力图围绕交际对象的需要合理地计划写作过程从而实现交际目的的意向性思维活动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写作交际意识”。
培养写作交际意识是写作教学应有的内容。这个问题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写作交际意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写作教学的目标有这样的表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见“第三学段阶段目标”);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见“第四学段阶段目标”)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明确指出“(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③。由此可见,学生写作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为自己写作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前者突出自我表达,重在发挥个体人格;后者发挥写作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前者需要强调,后者也不能偏废。“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都直接指向写作交际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交际意识是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规定的培养目标之一,只是它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二,写作教学的目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该培养写作交际意识。写作是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之一,其社会应用性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交际功能,因此写作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写作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来满足学生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写作教学必须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规范和具备写作的基本能力,但这并不是写作教学的全部,因为掌握写作的规范和具备写作的基本能力,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真正懂得用文章去交际,从而适应将来生活中的交际情境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需要运用写作来进行交际的情境是复杂多变的,所要交际的对象也是不尽相同的,每次的交际目的更是因时因事因势而异的,没有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
综上所述,培养写作交际意识是写作教学基本目标之一,它理所当然应该纳入写作教学的范围,并通过写作教学实践转化成学生写作的自觉意识。
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分析,写作交际意识的缺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写作目的的片面性,削弱了写作教学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写作交际能力,有碍于写作交际功能的发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是语文教育界共有的一个基本信仰”④,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写作实践过程来说,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通过多种渠道到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从写作功能的角度来说,要求学生掌握写作的规范和具备写作的基本能力,获得离开学校之后能够应对语言与环境问题的写作元能力。从写作动机来考察,中小学生写作行为的发生,可能源于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动机,也可能源于抒写个人情志的自我表达需要,也有可能源于人际交往的意图。从中小学生平常的写作实际来看,第一种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动机的作用下,学生处于为交作文而写作、为考试而写作的私语状态,写作训练成了考试常用文体的机械操练,作文训练成为考试的附庸,这样的写作显然已经违背了写作的本体意义,这种情况恐怕也是学生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