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子归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1 20:13 点击:

??大凡爱上某样东西,总有一个最初的理由,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入了解欣赏了,爱意与日俱增,甚至成了心瘾和依赖。此为爱之自然成熟过程,可谓水到渠成,自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爱上子归,只缘于一个最直接简单的原因——爱子归这一亲切的名字。是的,对于一个漂泊异乡十余载的行者,没有什么名字比子归更有吸引力了。虽然由于工作的原因,回家安居之日仍是遥遥无期,难以指待,但游子思归之心不会平止。在“静候着每一只倦鸟归林”的子归,“有亲吻芳草地的清新,有倦鸟归林的放松”,这不正是一个思归游子最亲切和喜爱的网站吗?
??当然,一种米养百样人,百样人有百种爱。喜好,绝对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喝红酒,有人喜欢喝可乐,有人喜欢旅游,有人喜欢静坐,有人喜欢升官发财,有人喜欢闲暇退隐,有人喜欢浓妆艳抹,有人喜欢淡雅清新……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居,来到子归并安定下来的人必有其共同之处。我一直在想,这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网站是具有人性的,体现在创办人的宗旨和管理员的理念,表现在会员的个性和文字的风格。如果非要把子归比作一个人,非要刻画其一个具体的形象,我想应该是这样的:青山淡远,绿水盘绕,一个清秀女子从河边洗衣归来,浅抹素服,挽了衣袖裤管,露出健康肤色,头发微乱,一纽半扣,迎着熟人朋友,大方浅笑,可亲可爱。这大概就是我爱子归的内因吧,是否就是大家的共同之处呢?
??子归与各网站一样,都是一个自由开放的门户,来者自来,去者自去。那些能在子归坚持一年、两年、甚至六年的人当是深爱子归之人,最能体现子归的风尚。我到子归安家两年有余,虽然除了文字外,很少跟人有其他的沟通交流,但我熟悉很多“老子归”的ID和文字,敬佩他们对子归的不离不弃。如今,所谓的文学网站多如牛毛,能一如既往地跟随一个网站发展成长的人是不多的,他们也因此成为这个网站的中坚力量,也是这个网站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子归,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批老朋友而精彩繁盛,温暖如家。子归,我“既来之则安之”,我也希望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与新老朋友风雨兼程,星月相伴,共同度过子归的每一天每一岁。
??我来子归,目的只有一个——在闲暇无聊之时看看文章,写写文字,抒发情感,排遣空虚,可能根本算不上什么文学爱好者,而且至今仍是这样一副不长进的心态。或者用一句文绉绉的话更能概括——我手写我心。不过现在不叫写字了,而叫做敲字码字了吧。对我等普罗大众、没太多文学专业知识的人来说,我觉得这样的心态是最好不过的。在一天紧张的学习或繁忙的工作后,回到蜗居,随手打开电脑点开子归,随意浏览简洁清雅的版面,随便翻看熟悉或不熟悉的文字,随心回上几个或冷或热的帖子,随性感动或忽略几篇或长或短的文章,随缘神交一个半个知性的ID……忽然有一天感觉来了,随情写上或好或坏的一点文字,其中的休闲快意,大凡热爱子归的人都会有同感吧。当然,对于上班时间有条件上网的子归“发烧友”,上班后第一时间开电脑上子归已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这也是我亲身的体会。
??我不指望写出多么的优秀文字,更不奢望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会成什么名人作家。只要文字抒发了胸臆,表达了哪怕一点肤浅的情感,这已让我满足,当然,如能偶遇一二知音欣赏作评,当是舒心开怀之事。即使最不济的文字,都是经过思考费神写出来的,都希望得到一点回应和共鸣,这都是好作文者的普遍心态。所以,我上子归,只要有充裕的时间,都会尽可能多看、多回几个帖子,不管熟悉不熟悉的ID。一个简短的回帖,或是一阵和暖的清风。子归,总是和风吹送,细雨滋润,有着浓厚的交流氛围和友好鼓励的气息,自然能成为众多朋友的精神家园。
??人来人往数十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执着追求。我喜欢简单淡薄的生活,但并不排斥别人的追名逐利,这才是丰富多彩的社会人生,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林语堂先生把名、利、权、色称为人生四座大山。先生明性达理,淡薄从容,不向权贵低头哈腰,与爱人白头偕老,应是没有背上四座大山的人。先生把陶渊明称作“最伟大的诗人”,称其为“爱好人生者”:“他心中虽有反抗尘世的欲望,但不沦于彻底逃避人世……他的心灵已经发展到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他的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因之,他的生活也象他的诗一般那么自然而冲和。”现在社会的功利性太强了,多少人在名利场奔波争斗,多少人在权色里沉沦不归。欲海横流的年世,能象林语堂和陶渊明这样通透人生、归依心性的人确是不多的。我等凡夫俗子自不能与前人的伟岸之风相比,但靡靡红尘里,子归却无意中给了我一个心灵归隐的港湾——那一天茫然闯入,这一天安然停泊。
??在艰难险阻和名利熏诱之中,一个人要坚持初衷和本色是多么的艰难,一个网站何尝不是这样呢?子归已走过了六个年头,必然经历过许多风雨挫折,甚至也有阴谋利诱,其中的甘苦只有创办者和管理者才能深刻体会,但我们可以想象,子归能走到今天,一定是不容易的!这就是子归最可贵最可敬之处:多少文学网站商业化了,庸俗化了,名利化了,而子归,网海浮沉六年后的今天,仍执意坚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