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艺术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1 06:52 点击:

   2008年,对于前进中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的风姿。然而也同样是在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一连串突发事件的袭击,南方突降的冰雪灾害、拉萨“3·14”打砸抢严重暴力事件、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件、四川汶川地震等,这一系列事件让国人措手不及,尤其是四川汶川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更是空前,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命及财产的损失超过了任何一次自然灾害。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处置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舆论引导艺术,以做好党和政府的组织者和宣传员,2008不断袭来的突发事件,再次将这一问题推到了新闻学研究的前沿。

一、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他的讲话再次提醒我们,新闻媒体对舆论的引导,尤其是对处置突发事件中群众舆论舆情的引导直接关系到坚定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它是保证社会良性运作的重要力量。


⒈可以维护社会稳定,防止流言的泛滥

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封锁信息是危险的,而谣言止于公开。媒体在进行危机传播时,要加强正面渠道信息传播的力度,不要让小道消息、谣言抢了先机、占了上风。媒体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播报可有效避免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消除社会的恐慌。在灾难面前,大众媒体应当是保障社会稳定、民心安定的“稳压器”,调适社会各系统动态平衡的“协调器”,促进社会平稳发展的“推动器”。

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有助于人们减少各种猜测、传言和谣言,稳定人心;有助于使人们正确理解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处置事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使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

⒉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控制和社会调节的功能

新闻舆论是政府实现社会控制的有效工具之一。突发灾难发生后,政府对舆论进行控制就成为必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汶川地震后国内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是一次媒体协助政府进行舆论引导和社会控制的成功实践,表明了我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已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及时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报刊不仅“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地,它也制造这种社会舆论”。这里所谓的“制造社会舆论”,就是指借助报刊传播,使一隅之地的舆论张扬为天下人尽知的舆论,“化私人利益为普遍利益”。突发事件发生后,借助传媒进行舆论引导,使全民的舆论统一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上来,已成为当今各国执政党的重要执政策略之一。

⒊可以树立和展示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抗击汶川地震灾害中,中国政府反应迅速,应急处置及时而到位,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这得益于媒体迅速出击、及时报道、用事实说话的传播策略,正面树立了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中国媒体的良好形象,使西方媒体的一些鼓噪之音、猜测之言、攻击之词没有生存和传播的空间。许多国外媒体原原本本地引用中国媒体的信息,尤其是大量引用新华社发布的信息。电视直播的全景展示对地震信息的及时、公开报道,对稳定人心、鼓舞士气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种方式,我们把真实的情况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体现了我国政治的开明程度以及新闻传播思维的成熟。树立了中华民族及中国执政党的良好形象。

二、处置突发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艺术

媒体的舆论引导是以客观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的,但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角度和价值判断却会影响着新闻舆论的导向。所以舆论导向不仅要有良好的动机和明确的方向,还要讲究引导艺术,以使舆论引导和调控收到最佳的效果。

⒈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大局意识

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自觉宣传党的主张,这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显得尤为重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了“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的舆论引导“利误观”。总书记的讲话再次提醒我们,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和大局意识。

强化大局意识或曰全局意识,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关键,它是指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时要充分考虑事物的整体情况或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因为突发事件的产生看似突然,其实背后往往隐藏着多种矛盾,这些矛盾因事件的突然爆发而被急剧地纠合在一起,如果问题得不到恰当的解决,群众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疏导,很可能会引起舆论的激奋和社会的不安。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稳妥、准确地把握群众利益和情绪,充分考虑事件的敏感性、复杂性和报道后的影响,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